9月中旬,夏粮入库已经进入尾声。在首农食品集团京粮贸易通州粮油大杜社粮食收储库,一辆辆满载着颗粒饱满的小麦的汽车排队准备进入粮库,已通过粮食质量检验的车辆则停在指定位置,小麦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输送进仓。
“过去老话说‘家里有粮,心里不慌’,其实放在现在也一样。为守住管好首都的‘米袋子’、筑牢粮食安全防线,作为首农食品集团的承储企业,目前我们库区粮食出入库自动化、库内储备粮管理智能化、粮情监测多维化,大幅提升了储备粮的管理水平。”大杜社粮库党支部副书记王晨说。
“一卡通”智能出入库
来自河北阜平的司机许师傅开车进入库区,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门卫办公室内办理“一卡通”。办理业务的大杜社粮库保管组组长葛明元接过许师傅的身份证,同时拿出一张IC卡,登记车辆和司机身份信息以及粮食来源信息等,随后将信息写入IC卡,凭借此卡司机就可以自助办理完成粮食入库程序了。
“一卡通智能出入库管理系统可实现以粮食质量检验、称重计量为基础,以IC卡作为信息载体的粮食出入库业务智能操作。”大杜社粮库副主任胡海松介绍。从车辆进入库区制作信息识别卡开始,到粮食自动扦样、自动计量、移动终端值仓,整个出入库环节由以往的人工操作,改为更智能的数据实时采集、上传、存档,大大提升了出入库数据的准确性、高效性和可追溯性,很好地杜绝了“人情粮”“转圈粮”等问题。
葛明元遥控自动扦样机在粮车上不同位置扦取粮食样品,将样品以及随着样品一起打印出来的二维码一同送进化验室。各项指标合格的运输车辆信息会即时投放在过磅处的大屏幕上,司机看到自己的信息之后,则会自助刷卡称重计量,称重后即可到指定仓房外卸粮。
“过去是人工扦样,扦样人员要爬上三米高的粮车,很费力气地取样,采用自动化设备之后,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,提高了入库工作效率。”胡海松说。自动化出入库系统借助电子监控抓拍、库区无死角视频监控,全方位地防止作弊行为,保障储备粮出入库作业顺利进行。
配合实施科学储粮技术
跟随葛明元来到10号仓,拿出手机并打开一个APP,找到10号仓的标识,点击打开11号通风窗,只见粮仓的一扇窗户自动开启。葛明元爬上5米多高的狭窄楼梯、检测过粮仓内氧气浓度并确认安全后,进入仓房内。“粮库通过智慧化升级改造后,比过去节省了很多人力。”葛明元说。开关通风和照明设备,检查粮仓温度、湿度和粮食水分、虫害发生情况等查仓工作,如今绝大部分都能通过粮仓智慧管理系统完成,不仅节约人力,更能提升准确率、减少粮食浪费。
进入粮仓,粮面没有一丝坑洼不平的痕迹,同时还有清新的麦香扑鼻而来。“达到6米装粮线,这个粮仓可以装8000多吨小麦,粮面下布设了91根检测电缆,每根电缆有四组传感器,总计有364个检测点。而粮仓智慧管理系统就相当于一个‘智慧大脑’,通过各个粮仓内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粮堆内部的温度、湿度以及粮食水分等多个参数指标,为及时了解粮情及其变化趋势、适时采取针对性储粮技术措施、确保粮食安全储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。”胡海松说。
“过一阵子,秋季外部气温低了之后,要进行通风,我们会利用通风的机会,将食品级惰性粉吸入粮堆,用于防止粮食生虫。”胡海松介绍。食品级惰性粉,其颗粒微小,与害虫接触后,造成害虫节间膜磨损,活动能力降低及体液流失而死亡。由于其安全无毒、无残留,杀虫效果好的特点,被引入储粮害虫防治,成为一种新型防虫杀虫技术。
智能单仓系统将粮情检测、内环流控温、自动开窗、视频监控、照明控制、能耗管理等功能进行统一集成,实现了对储粮仓房的粮情检测和远程智能化控制。其中的内环流控温系统是通过冬季通风降低仓内粮温蓄冷,夏季自动化控制小功率风机在粮堆内部进行冷热循环,充分利用粮堆冷芯的冷源,达到均衡并降低粮堆温度、实现准低温储粮的绿色储粮技术,确保了粮情稳定、品质良好、费用降低、损耗减少。
通过智能化粮库系统配合控温储粮、惰性粉防护、机械通风等科学储粮技术的实施,首农食品集团承储企业2020年粮食损耗率保持在0.65%的行业较好水平。
实现粮情数据智能化
“每一个数据采集终端都使用了无线覆盖通讯,完成了粮库的互联网链接,记录生成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,随时可以从电脑上查看到粮情变化。”胡海松说。
粮情检测系统利用粮堆传感器设备实现粮情信息的实时采集、展示和分析预警等功能。粮情检测数据除了数字表格形式以外,还可用三维彩色云图的形式显示温湿水数据变化情况,更加直观地反映粮情分布,便于精准查找粮情异常部位。结合质检信息、仓内视频监控、粮情云图、叠加粮情变化曲线、专家决策分析等先进手段,对粮食的质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,配合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,更好地防范虫粮、霉变粮、高水分粮等情况发生,真正做到粮情数智化,确保了集团储备粮宜存率100%。
“各储粮企业的地理信息、管理架构、人员组成、仓储设施、机械设备、化学药剂、出入库计划及完成进度、库存数量、粮情状况等全部进入了智能化管理平台,使各级管理者真正做到了情况明、底数清。”首农食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。储粮企业通过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,将20个重点库区原有和新增加的700余个监控摄像头,全部连接到粮库智能化管理平台中,实现远程实时查看库区现场画面,做到库区监控全覆盖、无死角。
通过打造粮库智能化管理系统,实现了储备粮的实时化、精准化、智慧化管理,有力保障了首都的粮食储备安全,为守好“天下粮仓”提供了数智化助力。智慧粮库让粮食储存现代化、科技化、智能化,让首都的“米袋子”更有保障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