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台供暖所室温采集器“上岗” “现在家里已经22摄氏度了,经过今年夏天供暖所师傅们改造室内供热设施以后,供暖效果非常明显。这两天试供热,温度一下子就提上来了。”11月7日,丰台区右安门街道翠林小区居民张女士的家中已经暖和起来。丰台供暖所61处锅炉房已于11月5日点火试运行,保障辖区15万余户居民温暖过冬。“冬病夏治”是供暖企业每年都要做的一件事。近3年来,丰台供暖所累计完成了节能器改造、锅炉房改造、老旧小区供热系统外网改造等96项工程,更新改造了7万余米供热管线 特别报道 2022年11月09日 3 点赞 0 评论 511 浏览
北京银行全方位打造“数字京行” 当前,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迅猛发展,正成为重组要素资源,重塑经济结构,重构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,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提升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升级的重要驱动力。北京银行积极响应当前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,牢固树立一个银行、一体数据、一体平台理念,始终贯穿总行为分行服务、分行为支行服务、全行为一线服务的思想,灵活运用清单化管理、项目化推进、责任化落实、矩阵式管控的工作方法,以数字化转型统领发展模式、业务结构、客户结构、营运能力和管理方式“五大转型” 特别报道 2022年10月27日 1 点赞 0 评论 540 浏览
华夏银行产业数字金融滴灌实体经济 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“发展数字经济,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”以来,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”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”。为切实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,为产业数字化插上金融数字化的翅膀,促进产业链转型升级,助力“稳链保链”,华夏银行在业内首家成立产业数字金融部,专职产业数字金融创新实践,重点为生态中的中小企业提供线上化、移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的服务,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数字化新底色。 特别报道 2022年10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416 浏览
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向产业客户投放信贷超40亿元 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家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建设,加快产业数字化升级转型。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积极响应数字经济发展,努力谋求数字化转型。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基于产业生态特征,围绕核心企业客群,开展创新模式,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产业数字金融业务。产业数字金融业务以数据和信息为基础,依托产业链生态场景相互关联,依存的信息流、物流、商贸流、资金流等交易数据,加上征信、财税、水电、工商、法院等多维数据交叉验证,借助算法和模型 特别报道 2022年10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181 浏览
北京农商银行深耕数字普惠金融 北京农商银行坚持“科技兴行”战略,将推进数字化转型作为新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重点,制定了信息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专项数据战略方案,明确了“建设生态圈银行、重塑主营业务流程、提升IT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”三大数字化转型目标,着力推动业务、渠道、营销、管理、运营、风控等数字化重塑,实现经营管理向场景融合、体验驱动、反应敏捷的模式转型。在组织架构上,以总行“一部两中心”科技管理组织架构、“两地三中心”信息系统运维格局为依托 特别报道 2022年10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292 浏览
金控集团提升企业征信服务质效 传统征信服务大多依赖于用户信息和交易数据,存在数据维度不广、价值挖掘不足、创新产品不多等问题,并逐渐成为征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。为此,金控集团所属北京金融大数据公司创新推出了京云企业征信平台,突破传统征信服务的数源局限,引入专区汇聚的税务、社保、公积金等高价值公共数据,大幅提升了企业信用数据的丰富性和全面性。围绕金融机构贷前、贷中、贷后的征信服务需求,北京金融大数据公司借助大数据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等技术 特别报道 2022年10月27日 2 点赞 0 评论 393 浏览
邮储银行“金融+工作+生活”一卡打通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今年9月对外发布了以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为载体的“丽泽数币一卡通”,成为业内首创通过多项行业应用叠加,将“金融+工作+生活”完美契合,实现了“一卡通行,一卡通付”。北京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(丽泽金融商务区)建设工作是北京市“两区”建设的重要工程,邮储银行作为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,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,联手破题,全力投入到丽泽项目实践工作中,打造全国数字人民币“样板工程”。在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、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、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指导下 特别报道 2022年10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178 浏览
全聚德用创新实力“圈粉” “老字号拥抱年纪相差100多岁的年轻人,非常美好。”中国全聚德集团总经理周延龙介绍,全聚德要为年轻人做好有温度的餐厅。我们从原来强调口味和营养成分,转向“颜值”和营养口味并重。很多消费者在见证了我们这两年变化后称“现在的全聚德和以前不一样了”,纷纷用菜品照片填满朋友圈的九宫格。作为一家158年的老字号,全聚德是中华餐饮的代表品牌,烤鸭更是北京饮食文化的重要标签。然而,行业竞争愈发激烈,疫情的袭扰给餐饮业带来新挑战 特别报道 2022年10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46 浏览
老小区里的“长者食堂” “自从餐厅开业后,现在有近20%的小区居民都不自己开火做饭了,同时每天新增客户也都在以两位数增加。”一轻隆达合创公司经理廖仁生告诉记者。10月4日,合创公司所属北京纳合科技有限公司与智能方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“智能方长者餐厅”在西城区广内街道长椿街社区开业,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便民用餐服务。解决老人“买洗烧”难题西城区长椿街社区感化胡同3号院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,有居民540余户,多为原有色总公司的离退休职工。 特别报道 2022年10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416 浏览
“体育+汤泉”承包你的微度假 工作日的上午9点,位于西三旗的城建集团所属北京国际温泉酒店门口,四名背着网球装备的客人便来到这里。“这些都是我们的会员,也是附近的居民,每天定时定点都会来这里运动。”北京国际温泉酒店体育部负责人说。除了来打网球的居民外,游泳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篮球、足球、气排球每日也是异常火热……不过最让酒店负责人引以为豪的是这里打造的“体育+汤泉”全新消费服务场景。单纯的体育设施和汤泉在如今的城市中已很普遍,但是能够在一个区域内实现二者融合 特别报道 2022年10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307 浏览